•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境污染治理 > 噪声污染治理 > 工业企业噪声治理 > 冷却塔噪声治理方案及噪声治理技术工程的实践研究-杭州噪声治理公司

    冷却塔噪声治理方案及噪声治理技术工程的实践研究-杭州噪声治理公司

    来源: 中国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04-03 访问:

      常规的冷却塔噪声源主要是顶部排风机的风噪声和下层的淋水噪声。其它的一些主要的声源还包括:风机噪声、减速机噪声、电动机噪声、冷却塔配管及阀体噪声、冷却用泵噪声以及机壳振动向周围辐射的噪声。
      其中最为主要的声源是风噪声和淋水噪声,它们主要是从冷却塔的底部进风带和顶部向外传播影响环境[图示]。因此,根据其传播特性,我们主要会采取以下方式加以治理:
    1、在冷却塔顶部的外沿安装排风消声器;
    2、在冷却塔面向噪声控制点方向安装隔声屏障;
    3、在冷却塔底部接水盘上安装柔性网或消声垫,以降低落水声;
    4、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安装进风消声器(消声百叶窗)。
    5、对一些要求较高的项目,也会采取隔声罩、地台等治理措施。当然其治理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1、设计参数

      对冷却塔进行噪声治理控制工程的声学设计前,我们一般会需要准备如下主要的设计参数以进行声学设计:
    1、冷却塔的出风口与进风口的噪声值:
    这个值一般可由现场测试得出,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冷却塔并未安装时,也可通过公式计算,计算值一般会与现场测试值有一定的出入。在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冷却塔的电动机功率进行估算。其中声功率级较容易计算,而声压级计算较复杂,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差极小。
    当然,这个值也可以由冷却塔制造商提供,但不论是现场测试结果还是计算结果或是厂商提供的噪声级,都应该是1/1或1/3倍频程的测试值。这是为了我们后面对消声器及隔声屏障的隔声量进行有效的计算。以确定最终的声学设计方案。
    2、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和冷却塔的允许压力损失:
    冷却塔的允许压力损失一般会要求冷却塔制造商或业主确定。因为冷却塔出\进风口在安装消声器后,会影响到冷却塔的压力,造成一定的压力损失。为使安装消声器安装后不影响冷却塔的正常工作,消声器的压损应小于这个允许压损。
    而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因为每个厂家的消声器结构不同,每个工程所采用的消声器型号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及消声器的损失系数进行压损计算。确定这个值需要噪控企业有系列消声器产品才有可能准确确认。
    3、控制点处的背景噪声值:
    这个值只能由现场测试得出。测试背景噪声时,我们会要求关闭噪声源,在噪声控制点处进行测量。
    噪控所治理的只是针对噪声源设备,而对背景噪声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现场测试时要现场的背景噪声作出较准确测量,一是便于进行噪声控制设计;二是以便在工程验收时对背景噪声的影响进行修正,减去背景噪声对噪声源治理后的影响,利于工程验收。
    4、现场安装环境测量值:这些值的测量一般是对钢结构设计做准备。这是现场测试时最为“麻烦”的一个测试,也是最容易出错、最不能出错的环节。一般需要测试人员对自己的产品结构、生产能力、可能的声学处理方式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比较复杂的现场,会进行多次测量才能最终确认。一个好的钢结构或安装方案对最终的报价与工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2、现场噪声值的测量 
      需对现场环境进行1/1或1/3倍频的测试,以便进行声学计算。具体测试方法请见:现场测试及检测方法。

    3、声学计算
      根据业主提供的治理目标,我们即可以开始声学计算。这是整个噪声控制方案的关键。冷却塔的声学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声源处理后的声学计算:主要包括进/出风消声器所起到的降噪效果计算、声屏障所起到的降噪效果计算、设置防水垫所起到的降噪效果计算;
    二是总体治理效果计算: 一般会直接将上述结果相加。对有多台冷却塔或背景噪声较高的情况下,也需要我们做一些声级加减求和的工作。
    一般上述理论结果与实际完成后的结果会有出入,需要作一定的修正。只有通过上述的声学计算我们才可能对每个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4、结构设计 
      冷却塔噪声治理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主要包括声屏障的结构设计和消声器设计结构。
      每家企业、每个工程所选用的消声器均有所不同,设计也会有所不同。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国家对荷载设计的国家标准(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噪声控制,噪声治理
    分享到:

    上一篇:空气压缩机工程及噪声治理方案技术说明
    上一篇:冷却塔噪声治理的4个步骤讲解及如何降低大型冷却塔噪音治理方案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